关键技术研发提速 业界畅想6G产业链图景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不代表平台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我们,邮箱:app@ chrent.com )

近日,工信部表示,将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市场研究机构认为,国内6G技术研发将得到全面推进,未来3至5年将是6G潜在关键技术突破的窗口期,而由技术牵引下的产业链图景也值得畅想。

未来3至5年进入战略窗口期
2023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表示,在我国推动5G大规模商业应用之时,今年6G的关键技术研发节奏正在加快。

6G网络将是一个地面无线与卫星通信集成的全连接世界,通过将卫星通信整合到6G移动通信,实现全球无缝覆盖、世界互联,万物智联,并在5G基础上全面支持整个世界的数字化。我国非常重视6G的创新发展,专门成立了IMT-2030(6G)推进组,系统推进6G需求、技术、标准及国际合作等事务。目前,IMT-2030(6G)推进组已经先后完成并发布了《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等白皮书,并牵头启动了6G技术试验。《“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也提出,要前瞻性地布局6G技术储备,加大研发支持力度,积极参与推动6G国际标准化工作。

带来千亿级终端连接

公开报道显示,许多发达国家正在布局6G技术与产业发展。日本准备在2030年之前商用6G网络,日韩在6G通信的轨道角动量技术、卫星技术、高空平台通信等关键技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韩国计划2026年进行6G试点,2028年至2030年之间实现商用;德国则是2025年前主要进行6G研究。

综合多家机构的研究报告,从6G市场趋势看,面向2030年商用的6G网络中将涌现出智能体交互、通信感知、普惠智能等新业务新服务。预计到2040年,物联网终端将呈现千亿级爆发式增长、连接数占比超过90%,基于XR设备、全息设备等新型终端设备的沉浸式业务有望贡献超过一半的月均流量,最终为6G带来“千亿级终端连接数,万亿级GB月均流量”的广阔市场。

有关分析报告表示,从卫星通信产业链发展先后顺序来看,上游卫星制造率先受益。类似5G产业链的发展顺序,产业受益性从制造端逐步发展到运营端。因此,随着“星网”等国内低轨卫星星座逐渐拉开建设帷幕,卫星制造将率先受益。远期来看,随着后续星座建设逐步完善,产业链价值重心将逐渐向终端及运营服务转移。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相关研究认为,目前普遍认为6G通信能力将是5G的十倍以上,5G向6G的演进将是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进步。与此同时,占据大部分网络数据流量的视频业务也将升级为沉浸感更强的全息视频,实现物理世界、虚拟世界、人的世界的联动。

5G的成功商用,为6G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内相关通信类公司也在加快6G研发的进程与布局。“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和布局未来技术是公司的重要工作之一。”中兴通讯表示,公司已启动6G关键技术研究,与业界同行开展交流合作,多项6G潜在候选技术已成功完成IMT-2030(6G)推进组组织的原型验证测试。

——转自经济参考报

  • 发表于 2023-03-15 09:45
  • 阅读 ( 1 )
官方小E
官方小E

官方小助手

4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