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insert":"失效分析 赵工 半导体工程师 2022-12-19 09:03\n\n据新财富统计,截至2022年11月,国内已涌现出50家半导体独角兽,产业链上中下游分别贡献9、33、8家,总估值高达8584亿元。睿力集成、紫光展锐、中芯集成分列前三,估值分别高达800亿、600亿、500亿元。\n\n\n50家独角兽中,芯片设计公司共25家,占据半壁江山。其中,GPU、车规MCU等领域分别诞生了8家、5家独角兽,成为最热赛道。但在CPU、GPU、基带芯片等核心领域,中美依然存在较大差距。\n\n\n由于本土晶圆制造产能扩张,上游的材料、设备及EDA软件端成为增长最为确定性的赛道,涌现出了大批独角兽,它们的市场渗透率虽然很低,但新势力已全面铺开,如挺进12英寸硅片生产、探索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研发等。制造封测领域则既涌现了晶合集成等代工独角兽,也出现了封测新秀。\n\n\n不利的外围环境中,长江存储已让人切实感受到国产替代如若成功将爆发的行业空间。但眼下,中国芯片独角兽仍需潜心解决高估值下的产业突破和盈利困境,并应对好正在到来的并购浪潮。\n\n\n芯片是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2021年中国进口芯片规模超过6000亿片,进口额近4400亿美元,比石油的两倍还多。2025年,中国计划实现70%的芯片自给率,而目前还不到30%。\n\n广袤的市场替代空间,叠加贸易冲突带来的进口限制,2019年后,中国芯片被“卡脖子”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这推动了整个产业猛然加速。\n\n\n经过3年的爆发式成长,二级市场涌现了大批明星芯片公司,一级市场也孵化出一批新生力量。新财富以最新一轮融后估值为主要依据,同时参照胡润独角兽榜单、公开报道、相关上市类股东公告中披露的投资信息、同行可比上市公司估值、招股书等方式筛选,目前国内已有50家半导体独角兽脱颖而出(表1)。\n\n来源:新财富;作者:程华秋子\n#半导体 #芯片 #集成电路"},{"insert":{"image":"https://files.eteforum.com/article/202212/5a49037a043656ee556672a54c11430d.png"}},{"insert":"\n\n"}]
-
发表于 2022-12-19 09:36
- 阅读 ( 660 )